黑猪肉成为高端食材的真正原因
猪肉是生活中最常吃的肉类食品,也是最受欢迎的肉类之一,以猪肉为原料的菜式五花八门品类繁多,比如红烧肉、回锅肉、水煮肉片、粉蒸肉等家常菜式。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却开始怀念八十年代的猪肉,似乎我们童年记忆里的猪肉更香更有肉味,而现在的猪肉味道却远逊以往。
短短40年左右的发展,变化确实天翻地覆。如今人们早已不愁吃,并且选择非常多,各种口味的零食、菜肴令人眼花缭乱。只要你愿意,猪肉可以顿顿吃,早已没有八十年代那样稀缺。
而当年美美的吃上一顿猪肉却并非常事,那种感觉留在脑子里,其实是当时吃肉的幸福感封存在了记忆里。
所以时代背景下物资匮乏对比现在商品充裕,是我们觉得猪肉不如八十年代味道口感好的重要原因。
但这种童年记忆也仅是猪肉口感变化的原因之一,而猪肉品种和养殖方式的转变才是根本!
猪的品种从黑猪变成了白猪,从国外引进的白条猪品种长得快、出栏快、瘦肉产量高,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这是工业产业化的功劳。以前养殖的还有不少是土猪品种,一般都是周身黑毛其貌不扬,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甚至很多土猪品种已经灭绝。
但市场经济有时候就这么奇妙,随着填饱肚子过足肉瘾需求的满足,我们对食材营养价值、口感味道、绿色生态的追求,使得传统黑土猪再次受到市场青睐。
其实本土黑猪有很多优点远非白猪可比,抗逆性强抗病性强,黑猪肉口感更好更纯正,肉块自带明显的大理石纹路,略带一点油脂的瘦肉香味醇厚,肥瘦更加紧实软糯弹牙,吃进嘴里丝毫不觉得油腻,反而更多是爽滑粘牙的蛋白质口感。
随着养殖方式的精进,黑猪养殖也告别了家庭作坊,我们通过规模化养殖,但拒绝人工饲料添加剂的摄入,让黑猪的出栏量大幅提高,这让追求高端健康食材的受众有了新选择。基于黑猪品种特性,加之拒绝催肥添加物的摄入,黑猪养殖周期一般至少在10个月。也就是300天以上,而普通白猪养殖,快速催肥长膘,一般3-5个月就可以出栏。
慢养300天的黑猪当然配得上高端食材的身份和价值。非常有名的高端食材金华火腿,用的就是土猪品种两头乌的猪腿制作而成,闻名中外的云南宣威火腿,选取的原材料也来自于黑土猪品种乌金猪。
超市里现在也有黑猪肉出售,价格会比普通猪肉高一点,高端食材往往需要更高的价格,而白条猪更多满足我们顿顿吃肉的需求。可见两种猪肉的自身价值和定位已经决定了不同的市场走向。
如果是知名品牌的黑猪肉,由于养殖饲育条件更加苛刻,猪肉的营养价值和味道堪称优中选优谓之极品,市场价格更是持续看涨,比如网易未央黑猪肉100元一斤的价格仍然供不应求,原产于江浙的两头乌黑猪,猪肉价格更是动辄突破百元大关。可见此时我们吃的不仅仅是猪肉,更是营养价值、健康地道、味道口感和生活品质的享受。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