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蓝耳病猪场增收益亮点纵横蓝小净猪蓝耳病防控新方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猪蓝耳病传入我国。自那时起,猪蓝耳病就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以来,我国的养猪行业就一直被阴霾不散、骄阳微少所笼罩。
随着我国对农业和畜牧科技的大力投入,加之行业同仁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国猪蓝耳病的生物和药物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并且在实践理论数据上有了强力支撑。
如何安全和相对高效的预防、压制猪蓝耳病毒,也是当前养猪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养猪人最关心的事情,即猪蓝耳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对猪场来讲,最重要的便是疾病预防,毕竟不得病要好过得病后再进行治疗。预防蓝耳病主要是靠疫苗,但国内蓝耳病疫苗的毒株类型跟养猪场多发的蓝耳病毒株并不适配。简单来说,就是你给猪注射的蓝耳疫苗,很可能什么用都没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现状。
因而,预防蓝耳病,除了疫苗接种之外,还需要进行药物预防。
目前养猪场实践出来的比较好的预防蓝耳病药物是:
20%替米考星+病毒净化包、20%泰万菌素+病毒净化包。前者组合使用7天/月、后者组合使用10-15天/月。
两种组合连用,可以净化蓝耳,同时还能净化圆环病毒疾病,以及预防各种常见的病毒性和呼吸道疾病。当然,在预防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时候,再配合氟苯尼考或多西环素,效果会更加全面。尤其是空怀期母猪,通常推荐这个方案来预防。否则一旦猪场爆发蓝耳病,则可能损失惨重。
另外,大家也都知道,猪蓝耳病预防、治疗和净化过程中,相关药物的使用乱象层出不穷。如含量不清、用量不明、使用不当,甚至是抗生素的滥用、乱用,都给实际的防控带来了诸多麻烦,更甚者会在免疫失败的同时,给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为此,有关科研单位研制出具有GP2、GP5酵母表达蛋白和INF活性蛋白的蓝小净,主要针对的便是猪蓝耳病毒。就其使用效果来看,蓝小净具有压制猪蓝耳病毒的功效,并且在防控过程中对病原抑制优势明显。临床使用效果来看,连续使用28天蓝小净,猪场CT阈值转阴率可达85%以上。
最近很多养殖场的朋友一直都在使用蓝小净,在大猪、保育仔猪和育肥猪上表现稳定,深得养猪朋友们欢迎。其提取的有机活性蛋白,绿色健康、无毒副作用;广谱、高效,同向产品使用协同联合。就实际操作来看,蓝小净的使用比较方便,按照大猪12g/头,仔猪5g/头的用量添加拌料。无应激、不影响正常采食。
知道了蓝耳病如何预防和治疗,那蓝耳病病发到底会有哪些症状呢?
1、母猪发病,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者弱仔等;
2、仔猪或育肥猪发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发烧40度以上,喘气,呼吸困难,有的表现为腹式呼吸,耳朵和四肢发红发紫等现象。
需要提醒的是,母猪如果上述呼吸道和繁殖系统受感染,同样也会表现如上症状。实际上,蓝耳病往往与其它疾病继发混感,有时候并不好直接判断,需要解剖或者借助实验室化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本文是对猪蓝耳病症状和如何采取更好的预防、防治措施的介绍,希望对各位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以便节约治疗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供稿:杜金波
编辑:牛蕊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牛蕊蕊
审校:吕龙刚
PS:
杜金波,高级兽医师,动科系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临床工作19年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