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猪头肉
故乡的猪头肉是好东西,人们大多喜欢吃。
在物质缺乏的年代,大集上摆了肉摊子,上面有生猪肉,还是有煮熟的猪头肉。猪头肉并不切碎了摆着,而是摆上一个煮熟的猪头,人们要吃哪里,肉摊子的主人就会切哪里。客人要猪耳朵,摊主就拎起尖刀,割下一个猪耳朵,用剁肉的刀慢慢切碎了,上称称一称。要是客人要猪头肉,摊主就会拿着剁肉的刀直接从猪头上切下一点猪头肉,慢慢切碎了,给客人包在草纸包里。要是客人吃烧饼裹肉,摊主就会从炉子里拿出烤制好的烧饼,从中间片开,装入猪头肉、肉糕、猪肝、猪心头,要是客人喜欢吃猪大肠,就再切点猪大肠装上。有了猪大肠的烧饼裹肉才香,香得满嘴流油。
那时候倘若不是富贵人家,基本上吃不上猪头肉。就是过年的时候,人们才吃得上一点肉,至于下酒的猪头肉,就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了。
人们过年的时候,要杀猪,杀了猪吃肉。从开春就养猪,一养就是一年。猪养肥了就要挨宰,倘若猪不被宰,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动物。
猪被主人从猪圈里拉出来,吱吱地嚎叫,就像知道自己命运似的。直到人们七手八脚把它摁翻在地,捆上之后,猪才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只会吓得屁滚尿流。原来,这么蠢笨的生物居然胆小如鼠,被捆在小车上的时候,仍然会哀嚎,还会不由自主地拉尿。于是,乡亲们跟着卖猪的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漏斗灌猪。把漏斗强塞进猪嘴里,用水桶直接灌水,眼看着猪的肚子灌起来了。猪肚子就像吹气球一样大起来了,乡亲们也就高兴了。有的竟然太贪心,把猪给灌死了,其实就是撑死了。卖的时候会掉一些价钱,而那些没撑死的猪,得赶快卖出去,不然到了收购站,猪撒几泡尿,拉几泡屎,就掉好几斤“肉”,也就白灌了。
倘若文人们看到给猪灌水的情景,就不会把写文章描绘成“猪肚”了,而是在猪的哀嚎声中,吓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不过,不管怎样灌猪,猪头上没有太多的水分,猪头肉也就不会掺水了。乡亲们卖猪的时候,会把猪大卸八块,分开来卖。有卖猪头和连肝肺的,有卖猪后座肉的,有卖猪的前半身的,还有卖猪尾巴的。传说,小孩儿流哈喇子止不住,只要吃了或吸吮猪尾巴就能止住。于是,就有了专门卖猪尾巴的。还有卖猪皮和猪鬃的,也算一门生意。
不过,猪头肉都在猪头上。人们要想吃猪头肉,就要买整颗猪头,回家炖熟了,割着猪头肉吃。要是单买猪头肉,就只能在肉车子上去买熟的了。
那些年月,喜欢喝酒的人要下饭馆,而下饭馆被人们瞧不起,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而且汉奸地主也会下饭馆,正经人家都会自己做饭,不会到饭馆里吃饭。要是想吃肉了,就要等到过年,或者吃一些陈年的腌肉和腥油,算是饱了口腹之欲。
要是谁在街上买猪头肉,回家喝酒,谁家的日子就一定是富裕了。而那时候的富裕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招致一些人的白眼,会被嗤之以鼻。尽管人们看着肉车子上的猪头肉露着丝丝白肉,还有一些细腻的肉丝,闻着肉香,一个劲儿地往肚里咽口水,眼睛放光,但就是说不吃,不喜欢吃,那东西不好吃。
有一个小孩儿跟着大人去赶集,看着肉车子上的猪头,还用手指头捅了猪头上的两个圆圆的大大的鼻孔,嚷着要吃肉,却被父亲告知,吃了那东西肚子疼。他们回来的时候,小孩儿看到一个大人在肉车子旁吃烧饼裹肉,还要摊主给割了一点猪头肉,要带回家。小孩儿就指着那个大人说,你吃肉,肚子疼!
吃肉的大人莫名其妙,摸不清头脑,而小孩儿的爹知道怎么回事,赶忙抱着小孩儿回家了。吃肉的大人问摊主,肉新鲜不新鲜?
摊主哭笑不得,说了事情的原委,吃肉的大人也就哭笑不得了。
那年月,人们崇尚勤劳,崇尚吃苦耐劳,而不崇尚享受————吃猪头肉都算是享受了。于是,人们为了不被别人惦记钱财,就偷着吃猪头肉,偷着喝酒,从不以富贵示人,也不以真面目示人。
到了现在,人们愿吃猪头肉就去买,也不用偷着去了,更不用藏着掖着了。能进饭店消费的都是有面子的人,而只能在家吃饭的就是贫下中农了。城里人喜欢消费,不想做饭了就到饭店吃一顿,哪怕明知道饭店是宰人的地方,也要去吃。于是就有了很多家庭聚餐,孩子聚餐,商业聚餐等等。
不过,猪头肉还是肥而不腻,还是会以猪头的形式摆在肉车子上,谁想吃谁就买,再也不会出现明明知道好吃还要说不好吃,不愿吃,不能吃的情景了。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