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温灾害防控要点
入夏以来,高温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多,此期正是早稻灌浆期、单季稻分蘖及穗分化期,还有部分早熟品种正值开花期,高温热害主要直接造成水稻生育期缩短、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生物量和产量下降。建立水稻开花期高温灾害防控技术是适应我国粮食安全要求的有效措施。
防控技术要点:1.选用耐高温水稻品种。水稻品种多,开花结实期高温耐性存在差异。选用耐高温品种是减轻高温灾害的有效途径。
2.水稻高温易发期防控技术。选择适宜播栽期,调节开花期,避开孕穗、抽穗期高温。采用旱育秧,长江流域地区为避开花期高温,双季早稻应选用中熟早籼品种,适当早播,使开花期在6月下旬-7月初完成,而中稻可选用中、迟品种,适当延迟播期,使籼稻开花期在8月下旬,粳稻开花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结束,这样可以避免或减轻夏季高温危害。
3.采用科学肥水管理措施减轻高温危害。针对敏感期开花期的高温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损失。一是田间灌深水以降低穗层温度,也可采用稻田灌深水和日灌夜排的方法,或实行长流水灌溉,增加水稻蒸腾量,降低水稻冠层和叶片温度,亦可降温增湿。二是在肥料管理上合理的提早施肥,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降低后期冠层含氮量,加快生育进程,增强后期耐旱和抗高温能力,并实行根外喷施磷钾肥,能改善水稻授精能力,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有减轻高温伤害的效果。
4.受极端高温伏旱危害的水稻,可采用蓄留再生稻方法。高温再生稻因较正季中稻收割后蓄留的再生稻在时间上早20天左右,低位节苗不会受到低温阴雨影响而降低结实率,割苗时应低留稻桩,留桩20厘米左右,促进倒3-5叶中、低位节腋芽萌发,有效地增加再生稻苗、穗数和穗粒数,更有利于提高产量。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