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兜下午察猪价涨肉价跌猪农和市民要乐开花

继前一日出现大面积上涨后,12月27日,全国生猪价格又迎来一波大面积上涨,国内7个生猪产区重点监测的26个地区除海南一地外,其余25个地区的猪价再次进入全面上涨阶段。

与此同时,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第51周(2022年12月19日—12月25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7.32元,环比下跌8.6%,为连续7周下跌。也就是说,猪肉价格已连续7周出现下滑。

由此来看,近期的猪市行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猪价涨、肉价跌”?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猪农和普通市民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好事”。因为对于猪农(也即养猪户)来说,“猪价涨”意味着有钱可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肉价跌”意味着可以吃上“便宜肉”了。

难道猪农和市民都要“喜上眉梢”了,果真会有这样两全其美的“好事”吗?

恐难如愿


大家都知道,今年7月至10月,猪价出现了两段快速上涨行情,并在10月中上旬迎来高光时刻。持续攀高的利润导致养殖端看涨情绪浓厚,养殖户二次育肥、压栏惜售现象明显增加。

也就是说,在猪价最高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并没有卖猪,而是选择了二次育肥。

进入11月、12月行情急转直下,特别是在12月,全国生猪均价先后跌破10元、9元、8元、7元关口,局部地区猪价甚至跌至“6元区”。在这种“跌跌不休”的状态下,前期捂拦惜售的养猪户恐慌性抛售生猪。


而此时的价格,相对于自繁自养模式下约8元/斤的养殖成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点卖猪的养猪户可能面临亏损局面。

最近两天,也就是12月26日、27日生猪价格出现了反弹上涨。数据显示,12月26日、27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17.64元/公斤、18.19元/公斤,略高于自繁自养模式下约16元/公斤的养殖成本。

此时卖猪也许“有利可图”,但前提是猪农们有猪可卖。

猪农没赚到钱,那普通老百姓吃到“便宜肉”了吗?答案可能又要让大家失望了。在今日头条“兜说三农”的账号下,有网友表示“重庆猪肉20块一斤,排骨精排30元/斤,代脖子骨头25元/斤”“坐标东莞,排骨还是30元一斤”、“昨天刚买的五花肉18一斤,排骨22一斤,没看到便宜!”

猪农没赚到钱、普通老百姓也没吃到便宜肉,那么钱到底去了哪儿?

笑到最后的另有其人?


有网友称“笑到最后的可能是卖猪肉的中间商”。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首先,屠宰企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是赚还是赔。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生猪养殖大国。养殖量大,消费量大,投机的人也多,为了把控肉的质量和安全,政府让有资格的企业和组织,进行集中屠宰、定点屠宰,不准私自屠宰和售卖,导致这些有资格屠宰的企业和组织具有垄断地位和话语权。

其次,定点屠宰具有地区性特征,政府还没法做到全国统一监管,这就会造成“价格乱象”。例如国家在白条肉批发价格方面,没有硬性标准,这就使屠企有了可乘之机,屠企会利用民众信息差认知,在活猪收购价下跌的情况下,不调低猪肉批发价格,导致白条肉批发价格居高不下。也就造成了“生猪价格行情好时,猪肉价格高涨;行情不好时,猪肉价格依然坚挺”的局面。

最后,即便是屠企批发猪肉的价格紧跟生猪收购价的涨跌幅度,但是终端猪肉摊贩仍存在变数。当猪价下跌时,摊贩为了多赚钱,会选择集中抗价,抬价卖肉;当猪价上涨时,屠企的批发价上涨,终端肉贩也跟着涨价。最终,消费者是得不到实惠,只能吃高价猪肉。

通过以上分析,也许能解开大家对“猪价涨、肉价跌,猪农和市民都难以得到实惠”的疑惑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其实,屠宰企业这一年处境也很难。有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屠宰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从4月中下旬毛猪价格开始走强,其成本就在持续增加。

而需求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酒店、餐饮、旅游、食堂等集中性需求减少,白条销量差是普遍现象,加之北京及江浙沪等主销区部分批发市场封控,白条上货量偏少,行情低迷难改,屠宰企业利润难言乐观。据了解,今年1-5月,屠企白条销量平均减少3成左右。

对于终端摊贩来说,同样,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都要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怎么才能让猪农、屠企、摊贩以及终端消费者都满意,真是一道难解的题。


往期精选





|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农兜会员发布,农兜只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service@ainongdou.com,经核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