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猪病是在饲料中加点药物那么简单的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猪场疾病管理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这句话的理解就局限于在饲料中添加中兽药或者抗生素来预防。难道预防猪病真的只是在饲料中加点药物那么简单吗?其实很多疾病用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拿最近潜伏存在的疫情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起到治疗或者预防的效果,显然防控非洲猪瘟靠加药是片面的。
按照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想有效防控一种疾病或者疫情,只能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养猪朋友给猪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只能算是提高猪群的抗病力保护易感动物一个方面,显然在疾病或者疫情发生时单靠保护易感动物是不行的,就像现在很多猪场常年超量给猪饲喂抗生素,虽然在预防部分疾病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当蓝耳、病毒性腹泻这类烈性传染病发生时,抗生素对猪群肝肾功能的损伤、对猪群免疫力的影响反而可能加重疾病的临床症状。
所以,猪场在预防疾病时不仅要通过药物,还需要加强以下工作内容:
隔离
隔离是指将猪群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范围内进行饲养的方法。目前国外养猪发达国家认为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治猪病的方法之一。隔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场址选择。猪场在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地形、风向、水源、排污等因素对养猪的影响,此外根据要求猪场应远离其他动物饲养场所、居民区、村落、水源地及屠宰场和肉制品加工厂,而且是距离越远越好,理论上需要保持距离500-1000米。
2、场内布局。猪场隔离不仅指猪场同外界的隔离,还包含猪场内部的隔离,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应该严格分开。另外不同阶段的猪群也应该隔离饲养。
3、隔离制度。要想将隔离设施贯彻落实,就需要完善的隔离制度,比如:工作人员的活动,车辆进出猪场的管理,患病猪的隔离,新购入种猪的隔离,各生产区工具的管理等。
消毒
消毒时通过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手段杀灭和减少生产环境中病原体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应的是防控传染病手段的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也被认定为疾病防控中最常采用的措施之一。
1、日常消毒。包括对生产区和猪群的消毒,临床前对产房和临床母猪的消毒,仔猪断尾、去势时对手术部位的消毒,消毒池内投放消毒剂等多项内容。
2、即时消毒。当猪群有部分猪发病时,需要立即对发病猪舍进行局部强化消毒,以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3、彻底消毒。包括全进全出猪舍的消毒,疫情发生初期或者疫情过后解除封锁前都需要对全场或者部分猪舍的彻底消毒。
杀虫和灭鼠
蚊蝇和老鼠不仅会携带多种病原,而且一些猪病还是通过蚊蝇或者老鼠等野生动物传播的,杀虫和灭鼠可以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达到预防猪病的目的。
1、杀虫。杀虫主要指的是杀灭蚊蝇等节肢动物。可以通过点燃蚊蝇香,灭蚊灯,猪群饲料中加入杀幼虫药物等方式杀灭蚊蝇。
2、灭鼠。灭鼠可通过定期投掷带有老鼠药的饵料进行灭鼠,目前有专业灭鼠人针对养殖场的老鼠进行专业性消灭。
免疫疫苗
目前常见的猪病或多或少都有疫苗可供选择,要想达到良好的疫苗免疫效果,除了选择质量可靠的疫苗之外,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正确的疫苗免疫部位都非常重要。
1、免疫程序制定。具体疫苗免疫程序制定可参考文章《制定一套能让猪场稳如磐石的疫苗免疫程序,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2、正确的疫苗部位。多数疫苗都是采用颈部肌肉注射的免疫方式,但是一些疫苗采取相对应的免疫部位效果更好,比如支原体疫苗采用胸腔注射免疫效果更好,大肠杆菌疫苗和病毒性腹泻疫苗采用后海穴免疫效果更好。
3、此外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还受疫苗的储存、运输,疫苗本身的质量,免疫疫苗时猪群的健康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预防
在做好隔离、消毒、杀虫和灭鼠以及疫苗免疫工作之后,再使用药物预防措施进行补充。而消毒是疫苗免疫与药物防治的有效补充,是猪场传染病控制的重要措施,是猪场体系的中心内容,贯穿于规模化养猪模式下的全部生产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item.content}}